世界电子商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产业
2000年
2005年
计算机/通信设备
90
1028
食品和饮料
35
863
汽车以及配件
21
660
制造业设备和原材料
20
556
建筑物和房地产
19
528
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电子商务尽管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系列瓶颈,阻碍和限制了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这涉及到许多方面。
基础设施与通信网络环境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的电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信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加快,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固定电话普及率已达到70%左右,而移动电话的普及率也达到了30%。完善的电信基础设施为电子商务及整个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目前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况且国有基础电信设施只有通过大大降低收费、自由租用线路、自由联网,采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和通用技术标准,才可能有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但许多国家很难做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全球电子商务支付体系
电子支付体系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银行电子支付体系的发展是与银行的信息化密不可分的。国外银行的信息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代):手工操作转向计算机处理。
第二阶段(20世纪70-80年代):终端与主机。
第三阶段(20世纪80-90年代):服务自动化。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影响下的变革,即网络银行的诞生。
1995年10月,诞生了第一家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很快花旗、汇丰等老牌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网上服务。
目前,虽然新技术使电子支付成为可能,但银行的电子化需要经历长期的发展过程;何况还存在着网上支付的安全性和身份认证等问题,这使人们在使用电子支付手段方面,仍顾虑重重。
全球电子商务的安全认证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电子商务在改变了传统的商务运作模式的同时,其形成和发展也面临着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机密资料、个人隐私、交易的敏感信息、支付的信息等可能遭到窃取、盗用或篡改。只有在全球范围建立一套人们能充分信任的安全保障制度,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保密性,人们才能够放心地参与电子商务。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为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制度而努力。从信息和网络安全的全局出发,经过研究和实践,国际上基于公开密钥体制(PKI)的CA安全认证保障体系,已被普遍认可。鉴于CA建设的重要性,多数国家都在建立自己的CA安全认证保障体系,目前还没有国际统一的认证机构。
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电子商务是无纸贸易,涉及数字签名、电子发票、电子合同的法律地位和效力问题,涉及到信息安全、隐私权保护、交易程序规范及数据标准问题以及税收问题。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均十分关注电子商务领域的法律体系问题,纷纷制订法律、法规支持和引导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
在国际组织方面,199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理事会(UNCITRAL)推出《电子商务示范法》;1998年5月,世界贸易组织(WTO)的132个成员国签署了《电子商务宣言》;同年10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达成全球电子商务里程碑式的文件《一个无国界的世界:发挥全球电子商务的潜力》。欧盟于1997年4月和7月,先后提出了《欧洲电子商务行动方案》和《欧盟支持电子商务共同宣言》;1998年,发布了《欧盟电子签名的法律框架指南》。美国的电子商务基本政策和基本框架已趋于成熟,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其它国家电子商务的先导。
以上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出台的立法措施,说明发达国家正在从本国战略发展和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规范和建立电子商务的立法规则,抢占电子商务领域的制高点。但是,要想在世界范围内实行电子商务,必须制订一套完整的、普遍适用的电子商务准则。这涉及电子商务合同、单证、公证签名的认证以及争端解决规则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各国的法律必须随之修改。
技术标准与标准化模式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互联、互通、互操作,而这是奠定在电子商务平台具有统一标准的基础上的。
为了解决互联、互通、互操作问题,许多公司提出了B2B电子商务架构,这些架构旨在提供通过因特网实现企业之间高效互操作的功能,其中比较成功的有OBI、eCo、RosettaNet、CXML、BizTalk、ebXML、UDDI、xCBL等。国际性标准化组织(如ISO、IEC、ITU、UN/CEFACT)、国际互联网协会(ISOC)、企业联盟性标准化组织RosettaNet等许多国际组织,也都对电子商务标准化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