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星源症候: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操纵
际持有。因此车港工程应算做首冠国际合并报表中的在建工程。但是,世纪星源1999年年报披露,首冠国际的在建工程项下为零。这样,一个账面上投资3亿多元的工程竟成了无人管的项目!
----在1996年以后的历年年报中,世纪星源均将深圳光骅实业有限公司列为子公司,并且称深圳光骅实业有限公司已被深圳工商局注销。一个被注销的公司却在实施数亿元的工程,仿佛俄罗斯作家果戈里笔下《死魂灵》的重现。
----前不久作者在深圳皇岗口岸曾作实地考察,也询问了许多在该口岸工作多年的人,了解到:深圳车港是一栋六七层高的立体停车场,其主体早已于1996年建成,之后就基本处于停工状态。该工程是1997年深港衔接十大工程中惟一没有完工的工程,多年来一直空荡荡地矗立在皇岗口岸,与周围日益繁忙的景象极不相称。作者在现场也看不到施工迹象。据世纪星源历年年报,车港工程1996年以后还陆续投资了1.8亿元。这笔巨款到底用于何处?
肇庆项目纸上富贵
1997年早已建好的42栋别墅至今没有卖出一栋,当初请人设计的别墅成了饲养禽畜的地方,只剩下两人看房,其余地方仍是荒山一片
----世纪星源1995年报称:该公司收购了龙城星源股份有限公司90%权益。龙城星源股份有限公司是龙岗第二通道的项目公司,龙岗第二通道连接深圳市区和龙岗中心城,是深圳市1995、1996年的重点交通建设项目。
----1997年12月,世纪星源发布公告称,将账面资产1.4亿元(1997年年报又称为1.94亿元,相差0.54亿元)的深圳龙岗第二通道项目60%权益,评估作价6.87亿港元,转让给香港的港澳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换取港澳控股让出的账面成本6.02亿港元(1997年年报又称为6.10亿港元,合6.53亿元人民币)的肇庆房地产项目70%权益和4000万港元现金。据此可算出,世纪星源获账面利润5.5亿元。
----据公告,肇庆房地产项目为总面积达3538亩土地的一项综合开发计划,名为“七星岩卫星城”,项目拥有人为肇庆百灵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世纪星源子公司首冠国际辗转为世纪星源所持有。据世纪星源1999年年报,香港首冠国际是世纪星源持股99.99%的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1.07万港元,固定资产1.7万元,1998和1999年销售收入均为零,实为一空壳公司;上述资产转让后,首冠国际全资拥有五个在英属岛BVI注册的、实收资本仅1美元的公司,而这五个公司又分别全资拥有一家在香港注册、实收资本2港元的公司,这些香港子公司又共同拥有肇庆百灵建设有限公司70%股权。因此肇庆百灵公司应是世纪星源的曾孙公司,但其历年年报都称肇庆百灵公司为合营公司。这其中大有玄机。
----百灵公司如果在世纪星源的财务报表上体现为曾孙公司,就应合并其报表,而作为合营公司则不必这么做。下面将会看到,这是关键。
----世纪星源的年报很少披露首冠国际的信息,作者查遍世纪星源历年年报,方得到下表。
----从表中可见,世纪星源把这6亿多元资产记在其注册于香港的子公司首冠国际账下。后者又将这笔账面资产转给百灵公司,而在首冠公司账上记为6.5326亿元的应收款。据世纪星源2001年中报,肇庆百灵建设有限公司为注册于肇庆的从事房地产的公司,注册资本2800万元,欠世纪星源款65326万元,董事长为吴家访。可想而知,如果把百灵公司作为孙公司并表,怎么做得出这笔应收款!
----世纪星源在其历年年报中都称,这6.5亿元的其它应收款“没有任何理由表明不能收回”,并称这是为百灵公司的代垫款。
----但据作者在肇庆实地考察,获知的事实真相是:
----世纪星源肇庆项目当地人并不叫七星岩卫星城,而是称华侨城,地处肇庆市旅游度假区第三区,在肇庆城北火车站附近,离市中心较远。该项目是1992年肇庆政府为了吸引华侨回乡而规划的项目。肇庆政府拨出北岭3538亩土地(其实是一片荒山),港澳控股承诺投资25亿元人民币,双方商定项目建成后,销售利润的30%归肇庆政府属下的七星发展公司,利润的70%归港澳控股,并以此为基础注册成立了百灵建设有限公司。
----华侨城于1997年早已建好的42栋别墅至今没有卖出一栋,当初请人设计的别墅成了饲养禽畜的地方,所谓百灵公司只剩下两人看房,其余地方仍是荒山一片,连路都没有修好。
----作者在肇庆工商局发现,百灵公司董事会至今还是港澳控股(现改名为中国置地)时的人马,其总经理是现任中国置地的总经理李剑英,董事长早已换成来自七星发展公司的李少芬。这说明世纪星源收购肇庆项目后,要的是账面利润,但并不关心此项目前景,连董事会都没有进入。 
----所谓港澳控股对此项目的6亿元投资,最后真正进入百灵公司的资金是多少呢?据作者在肇庆市工商局查到的百灵公司2000年审报告(2001年5月完成),百灵公司在外方累计投资栏内填报的数是1133.69万美元(约合9400万人民币)。但即使这1133.69万美元也要大打折扣,因为工商局的年审意见是:“因企业未能提供验资报告,实际投资为0万美元,限期8月底出资,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理。”肇庆市工商局官员解释说,“年审不合格,该公司将被注销。”据两位看房人介绍,每栋别墅成本为40万元,加上其它费用,可算出实际现金总投入约为2000万元人民币。
----现在可以理解,港澳控股为什么要做这笔交易。据港澳控股1996年报披露,“因当地的物业市场延续不景气”,肇庆项目已放缓。可见港澳控股早已不看好肇庆项目,更无力完成,故拿来与世纪星源交换。而世纪星源1997年营业亏损,正需要账面利润以保配股资格。
----实际上,世纪星源出手的龙岗第二通道项目60%权益,亦不值6亿元,因为随后港澳控股即作撇账处理(参见其1998年、1999年年报),这也是其利润自1997年起连续四年亏损,净资产缩水60%的原因之一。
----港澳控股的全称为港澳控股国际有限公司(香港上市代码0149),经多次更名,现称中国置地。港澳控股与世纪星源关系颇密,世纪星源目前的办公地点是深圳特区发展中心大厦,该楼即是中国置地的物业。
----现在可以重新估计世纪星源账面价值6.5亿元的肇庆项目的真实价值:
----因世纪星源和七星发展均无力投资,该项目最好的出路是转让他人。但已建成多年而又卖不出的别墅群表明市场前景暗淡,土地长期荒置又可能导致政府收回,百灵公司也有被注销的可能。
----即便此项目真能转让出去,但因世纪星源没有兑现原来港澳控股投资25亿元的承诺,也不可能得到转让收益的70%(因为该项目目前绝大部分资产是土地,这本来就不属于世纪星源),顶多收回建房成本2000万元。因此,即使加上港澳控股1997年付的4000万港币,肇庆项目也没给世纪星源带来任何利润,反而亏损0.8亿至1亿元。
----但在账面上,世纪星源1997年底的这笔肇庆项目交易却为世纪星源一下子赢得了5亿多元的利润,并分两次入账投资收益(分别为27229万元和22970万元),成为该公司1997和1998年利润的主要来源——尽管这些利润体现为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的世纪星源对百灵的巨额应收款。
债务冲抵再施“财技”
令人称奇的是,为什么世纪星源能用2769万元债权来冲抵14539万元债务
----1998年、1999年,世纪星源的另一主要利润来源是所谓“债务冲抵收益”。两年间,世纪星源用其对龙城星源公司的债权,冲抵对生昌国际和港澳控股的债务,并因此共计获利21808万元之巨。
----在龙城星源(即前文所述的龙岗第二通道项目公司)身上,前面世纪星源已经通过股权转让“赚了”5亿多元,现在又通过债务冲抵再“赚”2亿多元,其财技之高超令人称奇。
----据世纪星源1998年年报,当年底有对生昌国际的1.6亿元短期借款,生昌国际已承诺用龙岗公路项目(即龙城星源)30%的权益来冲抵。但到1999年,这笔交易被分成两笔:1999年中报称,该公司将其拥有的龙城星源30%股权,以账面成本3000万元人民币,冲抵生昌国际借款2975万元,亏损25万元;同时又以其拥有的对龙城星源的债权2769万元冲抵生昌国际对世纪星源的债权14539万元,获利11770万元。
----问题是,前述1997年世纪星源向港澳控股转让龙城星源60%股权时,账面成本为1.4亿元(1997年报又称1.94亿元),为何到1999年转让龙城星源30%股权时,账面成本只有3000万元?按比例也应有7000万元(或9700万元)。更何况据港澳控股(收购龙城星源60%股权后)1998和1999年报,龙岗第二通道作为重点项目的建设在如期进行,也就是说在继续投资。难道世纪星源不用同比例增加投资就能保持其股权?很明显,龙城星源30%股权的成本绝对远不止3000万元,世纪星源少算成本的目的是为了虚增利润。
----更令人称奇的是,为什么世纪星源能用2769万元债权来冲抵14539万元债务?一般而言,债务重组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 《世纪星源症候: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操纵(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3853.html
----在1996年以后的历年年报中,世纪星源均将深圳光骅实业有限公司列为子公司,并且称深圳光骅实业有限公司已被深圳工商局注销。一个被注销的公司却在实施数亿元的工程,仿佛俄罗斯作家果戈里笔下《死魂灵》的重现。
----前不久作者在深圳皇岗口岸曾作实地考察,也询问了许多在该口岸工作多年的人,了解到:深圳车港是一栋六七层高的立体停车场,其主体早已于1996年建成,之后就基本处于停工状态。该工程是1997年深港衔接十大工程中惟一没有完工的工程,多年来一直空荡荡地矗立在皇岗口岸,与周围日益繁忙的景象极不相称。作者在现场也看不到施工迹象。据世纪星源历年年报,车港工程1996年以后还陆续投资了1.8亿元。这笔巨款到底用于何处?
肇庆项目纸上富贵
1997年早已建好的42栋别墅至今没有卖出一栋,当初请人设计的别墅成了饲养禽畜的地方,只剩下两人看房,其余地方仍是荒山一片
----世纪星源1995年报称:该公司收购了龙城星源股份有限公司90%权益。龙城星源股份有限公司是龙岗第二通道的项目公司,龙岗第二通道连接深圳市区和龙岗中心城,是深圳市1995、1996年的重点交通建设项目。
----1997年12月,世纪星源发布公告称,将账面资产1.4亿元(1997年年报又称为1.94亿元,相差0.54亿元)的深圳龙岗第二通道项目60%权益,评估作价6.87亿港元,转让给香港的港澳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换取港澳控股让出的账面成本6.02亿港元(1997年年报又称为6.10亿港元,合6.53亿元人民币)的肇庆房地产项目70%权益和4000万港元现金。据此可算出,世纪星源获账面利润5.5亿元。
----据公告,肇庆房地产项目为总面积达3538亩土地的一项综合开发计划,名为“七星岩卫星城”,项目拥有人为肇庆百灵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通过世纪星源子公司首冠国际辗转为世纪星源所持有。据世纪星源1999年年报,香港首冠国际是世纪星源持股99.99%的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1.07万港元,固定资产1.7万元,1998和1999年销售收入均为零,实为一空壳公司;上述资产转让后,首冠国际全资拥有五个在英属岛BVI注册的、实收资本仅1美元的公司,而这五个公司又分别全资拥有一家在香港注册、实收资本2港元的公司,这些香港子公司又共同拥有肇庆百灵建设有限公司70%股权。因此肇庆百灵公司应是世纪星源的曾孙公司,但其历年年报都称肇庆百灵公司为合营公司。这其中大有玄机。
----百灵公司如果在世纪星源的财务报表上体现为曾孙公司,就应合并其报表,而作为合营公司则不必这么做。下面将会看到,这是关键。
----世纪星源的年报很少披露首冠国际的信息,作者查遍世纪星源历年年报,方得到下表。
----从表中可见,世纪星源把这6亿多元资产记在其注册于香港的子公司首冠国际账下。后者又将这笔账面资产转给百灵公司,而在首冠公司账上记为6.5326亿元的应收款。据世纪星源2001年中报,肇庆百灵建设有限公司为注册于肇庆的从事房地产的公司,注册资本2800万元,欠世纪星源款65326万元,董事长为吴家访。可想而知,如果把百灵公司作为孙公司并表,怎么做得出这笔应收款!
----世纪星源在其历年年报中都称,这6.5亿元的其它应收款“没有任何理由表明不能收回”,并称这是为百灵公司的代垫款。
----但据作者在肇庆实地考察,获知的事实真相是:
----世纪星源肇庆项目当地人并不叫七星岩卫星城,而是称华侨城,地处肇庆市旅游度假区第三区,在肇庆城北火车站附近,离市中心较远。该项目是1992年肇庆政府为了吸引华侨回乡而规划的项目。肇庆政府拨出北岭3538亩土地(其实是一片荒山),港澳控股承诺投资25亿元人民币,双方商定项目建成后,销售利润的30%归肇庆政府属下的七星发展公司,利润的70%归港澳控股,并以此为基础注册成立了百灵建设有限公司。
----华侨城于1997年早已建好的42栋别墅至今没有卖出一栋,当初请人设计的别墅成了饲养禽畜的地方,所谓百灵公司只剩下两人看房,其余地方仍是荒山一片,连路都没有修好。
----作者在肇庆工商局发现,百灵公司董事会至今还是港澳控股(现改名为中国置地)时的人马,其总经理是现任中国置地的总经理李剑英,董事长早已换成来自七星发展公司的李少芬。这说明世纪星源收购肇庆项目后,要的是账面利润,但并不关心此项目前景,连董事会都没有进入。 
;
----所谓港澳控股对此项目的6亿元投资,最后真正进入百灵公司的资金是多少呢?据作者在肇庆市工商局查到的百灵公司2000年审报告(2001年5月完成),百灵公司在外方累计投资栏内填报的数是1133.69万美元(约合9400万人民币)。但即使这1133.69万美元也要大打折扣,因为工商局的年审意见是:“因企业未能提供验资报告,实际投资为0万美元,限期8月底出资,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理。”肇庆市工商局官员解释说,“年审不合格,该公司将被注销。”据两位看房人介绍,每栋别墅成本为40万元,加上其它费用,可算出实际现金总投入约为2000万元人民币。
----现在可以理解,港澳控股为什么要做这笔交易。据港澳控股1996年报披露,“因当地的物业市场延续不景气”,肇庆项目已放缓。可见港澳控股早已不看好肇庆项目,更无力完成,故拿来与世纪星源交换。而世纪星源1997年营业亏损,正需要账面利润以保配股资格。
----实际上,世纪星源出手的龙岗第二通道项目60%权益,亦不值6亿元,因为随后港澳控股即作撇账处理(参见其1998年、1999年年报),这也是其利润自1997年起连续四年亏损,净资产缩水60%的原因之一。
----港澳控股的全称为港澳控股国际有限公司(香港上市代码0149),经多次更名,现称中国置地。港澳控股与世纪星源关系颇密,世纪星源目前的办公地点是深圳特区发展中心大厦,该楼即是中国置地的物业。
----现在可以重新估计世纪星源账面价值6.5亿元的肇庆项目的真实价值:
----因世纪星源和七星发展均无力投资,该项目最好的出路是转让他人。但已建成多年而又卖不出的别墅群表明市场前景暗淡,土地长期荒置又可能导致政府收回,百灵公司也有被注销的可能。
----即便此项目真能转让出去,但因世纪星源没有兑现原来港澳控股投资25亿元的承诺,也不可能得到转让收益的70%(因为该项目目前绝大部分资产是土地,这本来就不属于世纪星源),顶多收回建房成本2000万元。因此,即使加上港澳控股1997年付的4000万港币,肇庆项目也没给世纪星源带来任何利润,反而亏损0.8亿至1亿元。
----但在账面上,世纪星源1997年底的这笔肇庆项目交易却为世纪星源一下子赢得了5亿多元的利润,并分两次入账投资收益(分别为27229万元和22970万元),成为该公司1997和1998年利润的主要来源——尽管这些利润体现为可能永远也无法实现的世纪星源对百灵的巨额应收款。
债务冲抵再施“财技”
令人称奇的是,为什么世纪星源能用2769万元债权来冲抵14539万元债务
----1998年、1999年,世纪星源的另一主要利润来源是所谓“债务冲抵收益”。两年间,世纪星源用其对龙城星源公司的债权,冲抵对生昌国际和港澳控股的债务,并因此共计获利21808万元之巨。
----在龙城星源(即前文所述的龙岗第二通道项目公司)身上,前面世纪星源已经通过股权转让“赚了”5亿多元,现在又通过债务冲抵再“赚”2亿多元,其财技之高超令人称奇。
----据世纪星源1998年年报,当年底有对生昌国际的1.6亿元短期借款,生昌国际已承诺用龙岗公路项目(即龙城星源)30%的权益来冲抵。但到1999年,这笔交易被分成两笔:1999年中报称,该公司将其拥有的龙城星源30%股权,以账面成本3000万元人民币,冲抵生昌国际借款2975万元,亏损25万元;同时又以其拥有的对龙城星源的债权2769万元冲抵生昌国际对世纪星源的债权14539万元,获利11770万元。
----问题是,前述1997年世纪星源向港澳控股转让龙城星源60%股权时,账面成本为1.4亿元(1997年报又称1.94亿元),为何到1999年转让龙城星源30%股权时,账面成本只有3000万元?按比例也应有7000万元(或9700万元)。更何况据港澳控股(收购龙城星源60%股权后)1998和1999年报,龙岗第二通道作为重点项目的建设在如期进行,也就是说在继续投资。难道世纪星源不用同比例增加投资就能保持其股权?很明显,龙城星源30%股权的成本绝对远不止3000万元,世纪星源少算成本的目的是为了虚增利润。
----更令人称奇的是,为什么世纪星源能用2769万元债权来冲抵14539万元债务?一般而言,债务重组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 《世纪星源症候: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操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