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玩转鸿仪系
鸿仪的董事长胡硕凡说,是看好这里的优惠政策、市场环境和窗口效应。包括"许多的金融证券公司"。在清华大学去年招的第一批EMBA中鸿仪的CEO鄢彩宏赫然在列,然而其职位却是上海鸿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自己亲自打点。可见,上海鸿仪在鄢彩宏的心目中的位置之重要。
如果说上海鸿仪是鸿仪系的资本运作平台的话,那么,长沙的海东青大厦就是鸿仪系的总部。在长沙市繁华的芙蓉中路上的海东青大厦已成标志性建筑,里面驻扎着鸿仪的三家上市公司,张家界在20楼,国光瓷业在8楼,安塑股份在16楼。而鸿仪目前的金融业旗舰大有期货在4楼,湖南晋康制药有限公司12楼。拥有海东青大厦的湖南海东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则是鸿仪投资的子公司。
这些无不凸现鸿仪欲造百年鸿仪的雄心壮志。
然而在鸿仪旗下的这些公司有着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外人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梳理清楚。"但最终控制方应该是香港振升投资,鸿仪系的最初几个骨干公司大多都有香港振升的投资。目前鸿仪系的主要成员有湖南振升铝材有限公司、湖南鸿仪投资有限公司、大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洪江大有发展有限公司、湖南鸿源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鸿仪投资有限公司等。
在鄢彩宏周围也聚集了一批年轻的资本运作高手,湖南鸿仪投资的法人侯军、上海鸿仪投资的法人胡硕凡、大有期货的董事长于立群、安塑股份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肖贤辉,岳阳鸿仪的法人李健等。在鸿仪的初期鄢彩宏还需要自己出马任凌云B的总裁,在2000年他辞去这一职务后,再也没有在公开信息中露过面,只是坐镇湖南运筹帷幄。
产业帝国
鸿仪经过这一年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后,其着力打造的旅游、医药、建材、金融四大块产业已渐渐浮出水面,雏形初现。大致以张家界为旅游的运作平台,以国光瓷业为医药的运作平台,以安塑股份为建材的运作平台,以大有期货为金融的旗舰。
对张家界的重组,鸿仪投资几乎把旗下旅游方面的优质资产全部全部装进来,使张家界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类上市公司。"对张家界的重组,鸿仪是非常认真的。"业内人士这么评价。
对于已运作两年之久的国光瓷业,鸿仪入主后的思路却是非常清晰,即把国光往制药产业领域的路上引,试图打造一个国光医药王国。"医药行业现在有个准入证制度,医药企业2003年必须通过GMP认证。有些医药企业虽然有很好的条件,但认证在软、硬件上的要求很严格,所以,一些医药企业就寻找我们鸿仪这样的战略投资者。可以说我们遇到了介入医药业的好时机。"国光瓷业的董秘唐治对鸿仪的入主相当满意。
国光瓷业先后兼并、收购了湖南宏生堂、郎力夫、景达生物、长沙三九医药等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新设立了国光宏生堂、九汇现代中药和国光宏生堂医药研究院等医药投资、研究企业。而医药产业带来的利润也在今年半年报中有所体现,从其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构成来看,医药业已超过瓷业,占据半壁江山。而且公司收入、利润的大幅增长也主要是由于医药业收入同比增长190%所致。
而对于发家的建材产业,湖南振升目前已经占湖南建材市场的48%份额。鸿仪看到凌云B形势不妙,迅速把凌云B在湖南的建材产业长沙振升铝材揽入怀中,然后所持股权套现退出。此时鸿仪已经找到了新的平台。今年1月2日,安塑股份股东大会通过了收购岳阳励志实业有限公司所有的铝型材及其相关经营性资产的议案,公司以从岳阳励志实业有限公司购入的铝型材及其相关经营性资产及现金共计5880万元出资,振升铝材以现金120万元出资,共同组建岳阳铝业有限公司。而岳阳励志又是鸿仪旗下的一家建材公司。安塑股份俨然已成为鸿仪拓展其建材业务新的载体。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并举,一直保持着高成长性公司的张力和强劲发展的势头","十年间发展成为业界瞩目的以产业为核心、横跨产业与金融的现代产业投资集团,追求做成中国投资业界的新型一流品牌公司"。鸿仪的野心决不是收了几家上市公司就能满足得了的。
在鸿仪今后的发展战略中,金融业地位日显重要,鸿仪明确提出金融与产业并举。"大有期货是鸿仪在金融领域投资的第一步。"大有期货的杨志华经理透露。去年大有期货成立,鸿仪在大有期货中的股权占有70~80%的比重。"鸿仪投资投资大有期货是战略上的一种转移,鸿仪以后将会偏重在金融业上的发展。"杨还透露目前大有期货的董事会成员基本都是鸿仪投资过来的。
大有期货成立时注册资金3038万元,正在进行1亿元的增资扩股计划。鸿仪旗下的国光瓷业目前拥有湘财证券6000万元的出资额,占其注册资本的5.988%。鸿仪正在缓缓地展开其金融业的巨幅规划图。这在鸿仪的一位员工那儿得到证实,"我们去年资本运作进行得太猛烈,再强的资金实力也会有些吃力
北京一位证券分析师认为,鸿仪的资金链能不能捆得住这么庞杂的产业帝国,目前还不好说。在国光瓷业的配股计划受阻后,资金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目前对湘酒鬼的收购能否成功很难预料。《新财经》杂志社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54955.html
如果说上海鸿仪是鸿仪系的资本运作平台的话,那么,长沙的海东青大厦就是鸿仪系的总部。在长沙市繁华的芙蓉中路上的海东青大厦已成标志性建筑,里面驻扎着鸿仪的三家上市公司,张家界在20楼,国光瓷业在8楼,安塑股份在16楼。而鸿仪目前的金融业旗舰大有期货在4楼,湖南晋康制药有限公司12楼。拥有海东青大厦的湖南海东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则是鸿仪投资的子公司。
这些无不凸现鸿仪欲造百年鸿仪的雄心壮志。
然而在鸿仪旗下的这些公司有着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外人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梳理清楚。"但最终控制方应该是香港振升投资,鸿仪系的最初几个骨干公司大多都有香港振升的投资。目前鸿仪系的主要成员有湖南振升铝材有限公司、湖南鸿仪投资有限公司、大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洪江大有发展有限公司、湖南鸿源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鸿仪投资有限公司等。
在鄢彩宏周围也聚集了一批年轻的资本运作高手,湖南鸿仪投资的法人侯军、上海鸿仪投资的法人胡硕凡、大有期货的董事长于立群、安塑股份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肖贤辉,岳阳鸿仪的法人李健等。在鸿仪的初期鄢彩宏还需要自己出马任凌云B的总裁,在2000年他辞去这一职务后,再也没有在公开信息中露过面,只是坐镇湖南运筹帷幄。
产业帝国
鸿仪经过这一年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后,其着力打造的旅游、医药、建材、金融四大块产业已渐渐浮出水面,雏形初现。大致以张家界为旅游的运作平台,以国光瓷业为医药的运作平台,以安塑股份为建材的运作平台,以大有期货为金融的旗舰。
对张家界的重组,鸿仪投资几乎把旗下旅游方面的优质资产全部全部装进来,使张家界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类上市公司。"对张家界的重组,鸿仪是非常认真的。"业内人士这么评价。
对于已运作两年之久的国光瓷业,鸿仪入主后的思路却是非常清晰,即把国光往制药产业领域的路上引,试图打造一个国光医药王国。"医药行业现在有个准入证制度,医药企业2003年必须通过GMP认证。有些医药企业虽然有很好的条件,但认证在软、硬件上的要求很严格,所以,一些医药企业就寻找我们鸿仪这样的战略投资者。可以说我们遇到了介入医药业的好时机。"国光瓷业的董秘唐治对鸿仪的入主相当满意。
国光瓷业先后兼并、收购了湖南宏生堂、郎力夫、景达生物、长沙三九医药等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新设立了国光宏生堂、九汇现代中药和国光宏生堂医药研究院等医药投资、研究企业。而医药产业带来的利润也在今年半年报中有所体现,从其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构成来看,医药业已超过瓷业,占据半壁江山。而且公司收入、利润的大幅增长也主要是由于医药业收入同比增长190%所致。
而对于发家的建材产业,湖南振升目前已经占湖南建材市场的48%份额。鸿仪看到凌云B形势不妙,迅速把凌云B在湖南的建材产业长沙振升铝材揽入怀中,然后所持股权套现退出。此时鸿仪已经找到了新的平台。今年1月2日,安塑股份股东大会通过了收购岳阳励志实业有限公司所有的铝型材及其相关经营性资产的议案,公司以从岳阳励志实业有限公司购入的铝型材及其相关经营性资产及现金共计5880万元出资,振升铝材以现金120万元出资,共同组建岳阳铝业有限公司。而岳阳励志又是鸿仪旗下的一家建材公司。安塑股份俨然已成为鸿仪拓展其建材业务新的载体。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并举,一直保持着高成长性公司的张力和强劲发展的势头","十年间发展成为业界瞩目的以产业为核心、横跨产业与金融的现代产业投资集团,追求做成中国投资业界的新型一流品牌公司"。鸿仪的野心决不是收了几家上市公司就能满足得了的。
在鸿仪今后的发展战略中,金融业地位日显重要,鸿仪明确提出金融与产业并举。"大有期货是鸿仪在金融领域投资的第一步。"大有期货的杨志华经理透露。去年大有期货成立,鸿仪在大有期货中的股权占有70~80%的比重。"鸿仪投资投资大有期货是战略上的一种转移,鸿仪以后将会偏重在金融业上的发展。"杨还透露目前大有期货的董事会成员基本都是鸿仪投资过来的。
大有期货成立时注册资金3038万元,正在进行1亿元的增资扩股计划。鸿仪旗下的国光瓷业目前拥有湘财证券6000万元的出资额,占其注册资本的5.988%。鸿仪正在缓缓地展开其金融业的巨幅规划图。这在鸿仪的一位员工那儿得到证实,"我们去年资本运作进行得太猛烈,再强的资金实力也会有些吃力
。对金融业肯定会加大投入,可能今年还会有些新的动作。"武汉证券的一位人士认为,从去年7月初,安塑股份董事会审议通过以自有资金8000万元投资参股福建联华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议案,到后来因故取消,就可以看出来鸿仪资金链是比较吃紧。
北京一位证券分析师认为,鸿仪的资金链能不能捆得住这么庞杂的产业帝国,目前还不好说。在国光瓷业的配股计划受阻后,资金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目前对湘酒鬼的收购能否成功很难预料。《新财经》杂志社
《谁在玩转鸿仪系(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