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 1、对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扶持政策不到位。尽管各乡、办已经认识到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但是,对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产业对提高产业层次,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等重要作用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由于目前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还很低,在第三产业的诸多领域,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不健全,政企不分、行业垄断和限制经营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事业单位三产向经营型、企业型转变步伐不快等一些现实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对第三产业重要性的认识。
2、农业产业化、工业规模化和城市化水平不高。三产是个服务业,一产、二产发展不快,城市化推进速度慢,三产就缺少服务对象,就不可能加速发展。这一现状导致的结果是使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新兴行业发展速度缓慢,严重制约了我区第三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制约了我区第三产业向纵深发展。
3、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空档。最近几年,形势的发展,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出现了重大调整。传统行业增长趋缓,新兴行业崭露头角。国有流通业、金融业等增长乏力甚至亏损,使传统服务行业支撑三产发展的速度趋于平缓和衰弱。但我区旅游、信息咨询、广告、社区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作为第三产业中能支撑其较快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特别是我们信息咨询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社会的辐射面不够宽,业务开展不够广,科技、会计、统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咨询主要面向政府和企业,面向一般消费者的很少。这样,第三产业新老支撑点、增长点之间的转换不能顺畅实现,从而出现结构调整的空档。
四、下步工作重点和对策措施
1、高度重视,提高对发展第三产业的认识。要使全区上下都充分认识到第三产业发展程度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充分说明三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乡、办都要统一思想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舆论导向上形成全区关心、重视和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放手、放胆发展第三产业。要进一步明确我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发展的方针政策,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协调发展,不断加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突出重点,促进传统三产和新兴三产的协调发展。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应在巩固和提高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传统三产的基础上,着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通信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新兴产业。商贸流通业,要由“数量导向性发展模式”转向“质量导向性发展模式”。其途径是,在通过改组、改造和改革,培育大中型商贸流通集团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大中型商贸集团向城郊市场延伸,通过建立连锁店、代理制、配送制等形式把个体和私营商贸流通企业纳入大中型商贸流通集团的委托代理系统。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完善专业市场这一流通载体,从市场大向市场强市转变。要抓住城市建设力度加大、银行利率较低的有利时机,合理调整投资方向,避免无序开发,严格审批,规范经营行为。社区服务业,要使街道、居委会担负起大力兴办社区服务业的责任,确定服务项目,建立服务组织和服务队伍,建设好服务设施。信息服务业,要对现有的数据库、信息网进行梳理,避免信息资源浪费,引导企业充分运用既有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网站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3、制订政策,改善三产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第三产业投资政策,当前重点应放在如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交通、城建等基础三产领域,放宽直至取消社会资金的市场准入限制。不断完善消费和财税政策,取消消费中的不合理限制措施,为新一轮消费热点的形成创造条件。通过制订合理的消费政策,清理制约消费的不合理规定,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4、加大对统计工作重视力度,力争三产再上新台阶。各乡、办要高度重视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要认真研究,制定扶持三产发展的产业政策;编制好第三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努力实现我区第三产业总体发展目标。加强第三产业统计工作,健全第三产业统计网络。抓好各乡、办第三产业统计网络的建设工作,形成完善的第三产业统计工作体系。要改进统计方法,第三产业面广量大,传统的全面报表统计方法已很难适应,要抽样调查与全面统计相结合,杜绝第三产业统计中的漏报、少报和瞒报等现象。同时还要加强各乡、办统计人员统计业务培训,从而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进而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统计数据质量。
《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分析(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96795.html
2、农业产业化、工业规模化和城市化水平不高。三产是个服务业,一产、二产发展不快,城市化推进速度慢,三产就缺少服务对象,就不可能加速发展。这一现状导致的结果是使那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新兴行业发展速度缓慢,严重制约了我区第三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制约了我区第三产业向纵深发展。
3、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空档。最近几年,形势的发展,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出现了重大调整。传统行业增长趋缓,新兴行业崭露头角。国有流通业、金融业等增长乏力甚至亏损,使传统服务行业支撑三产发展的速度趋于平缓和衰弱。但我区旅游、信息咨询、广告、社区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作为第三产业中能支撑其较快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特别是我们信息咨询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社会的辐射面不够宽,业务开展不够广,科技、会计、统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咨询主要面向政府和企业,面向一般消费者的很少。这样,第三产业新老支撑点、增长点之间的转换不能顺畅实现,从而出现结构调整的空档。
四、下步工作重点和对策措施
1、高度重视,提高对发展第三产业的认识。要使全区上下都充分认识到第三产业发展程度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明显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这充分说明三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乡、办都要统一思想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舆论导向上形成全区关心、重视和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放手、放胆发展第三产业。要进一步明确我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发展的方针政策,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协调发展,不断加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突出重点,促进传统三产和新兴三产的协调发展。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应在巩固和提高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传统三产的基础上,着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通信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新兴产业。商贸流通业,要由“数量导向性发展模式”转向“质量导向性发展模式”。其途径是,在通过改组、改造和改革,培育大中型商贸流通集团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大中型商贸集团向城郊市场延伸,通过建立连锁店、代理制、配送制等形式把个体和私营商贸流通企业纳入大中型商贸流通集团的委托代理系统。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完善专业市场这一流通载体,从市场大向市场强市转变。要抓住城市建设力度加大、银行利率较低的有利时机,合理调整投资方向,避免无序开发,严格审批,规范经营行为。社区服务业,要使街道、居委会担负起大力兴办社区服务业的责任,确定服务项目,建立服务组织和服务队伍,建设好服务设施。信息服务业,要对现有的数据库、信息网进行梳理,避免信息资源浪费,引导企业充分运用既有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网站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3、制订政策,改善三产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第三产业投资政策,当前重点应放在如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交通、城建等基础三产领域,放宽直至取消社会资金的市场准入限制。不断完善消费和财税政策,取消消费中的不合理限制措施,为新一轮消费热点的形成创造条件。通过制订合理的消费政策,清理制约消费的不合理规定,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4、加大对统计工作重视力度,力争三产再上新台阶。各乡、办要高度重视把第三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要认真研究,制定扶持三产发展的产业政策;编制好第三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努力实现我区第三产业总体发展目标。加强第三产业统计工作,健全第三产业统计网络。抓好各乡、办第三产业统计网络的建设工作,形成完善的第三产业统计工作体系。要改进统计方法,第三产业面广量大,传统的全面报表统计方法已很难适应,要抽样调查与全面统计相结合,杜绝第三产业统计中的漏报、少报和瞒报等现象。同时还要加强各乡、办统计人员统计业务培训,从而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进而不断提高第三产业统计数据质量。
《上半年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分析(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