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研究白皮书 之“十二金工程”建设应用成效
1993年12月,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我国“金”字工程全面铺开。10年后的今天,以“金”字头为代表的多项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02年8月5日,中办发17号文件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要继续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含金卡)4个工程,促进业务协同、资源整合;启动和加快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8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相应构建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本报告作以下介绍。
一、金财工程
“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简称GFMIS。GFMIS系统的建立将从根本上改变财政系统多年来“粗放”的管理模式,有利于逐步走向依法理财。由财政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金财工程的实施按两期完成,2006年为一期工程,完成中央一级和省一级的中央级和省级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大部分地市级及半数左右县级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系统于2008年全面完成,计划在"十五"期间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大部分市(地)级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经测算,"十五"期间需要投资40亿元。
预算管理系统现状。部门预算编报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四年,在四年之内逐步年年升级改造,现在包括166个中央部门,近一万户预算单位历年的预算编报工作用计算机管理起来。地方所有省级财政部门实现了部门预算编报的计算机化管理,实现预算编审环节。使用专用软件编报预算,主管部门预算审核,主观司处审核,定额标准测算,预算项目的管理到预算批复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2000年开始实行部门预算集中编报,2001年推行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选十个部门作为试点。2002年扩大试点范围,推进综合预算。2003年合理界定基本支出内容进行项目滚动管理。
国库支付系统从2003年3月开始研制,八月份投入使用,运用的是ORACLE的ERP系统。现在扩大到49个部门,近1500个预算单位纳入到集中支付管理。目前,这一系统已经进入第三期工程的设计和实施阶段。地方财政国库支付系统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有17个省市采用财政部统一研制开发的软件,开展试点业务。
?撬笆杖胂低炒?002年7月1日开始,包括财政部在内的八个试点中央部门开始使用,效果明显。目前开通了13个部门,224个支收单位,使用项目922项,接受票据达到12万多张。另外,这一系统也成功推广应用到地方的八个省市试点,工资统发基本在全国范围之内,包括财政部自行集中开发,以及地方自行开发的,全面实行财政工资的统一发放,切实保证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到每一个人的手里。金财工程有利于支撑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水平,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二、金农工程
金农工程是1994年12月在“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金农工程”由农业部牵头,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中农办等部门配合。一期建设从2003年开始,2005年结束,预计共需中央投资11.69亿元,地方投资9.46亿元。从2003年起,力争利用3年时间,实现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利用能力,增强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标。具体建设任务:开发四个系统、整合三类资源、建设两支队伍、完善一个服务网络。
开发四个系统:选择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和敏感农产品,通过建设数据采集、分析、会商、发布等四个工作平台,完成数据集成、警情确认和信息发布工作。这四个工作平台指:数据平台、分析平台、会商平台、发布平台。依托部属“五个一”信息发布窗口和社会媒体,建立固定发布窗口和稳定传播渠道,传播、发布农产品市场预警信息,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服务。
完善农村市场服务系统: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开发供求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各地农业部门网站联网运行,集成全国供求信息,实现用户发布、查询信息“一站通”。
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通过网络进行市场价格采集发布的系统。目标是要改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采集分析平台,扩大联网范围,实现400家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联网。
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系统:部、省两级数据中心根据统一的目录体系,分别整合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立存储文字、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库群。
推进农业管理服务系统:在网上公布农业部门主要业务工作规范,建立开放的政务管理数据库,开发网络办公系统,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督管理事项的网络化处理。重点使农药、兽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管理、无公害食品等农产品的审定、验证登记,以及质检机构等有关市场主体的认证、管理等事项达到网络化。
开发与整合三类信息资源:整合部内信息资源,建立稳定的涉农信息收集、沟通渠道。建立起与海关总署、粮食局、供销总社、国家计委、外经贸部等涉农部门的信息支持协作机制,开发国际农产品生产贸易信息资源。
建立两支信息服务队伍:一支是高素质的农业信息管理服务队伍。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3万人的培训任务。另一支是农村信息员队伍,依靠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通过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建立起至少15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
三、金盾工程
“金盾工程”5年内完成,分两期建设,其中第一期建设期间为2002-2004年;第二期建设周期为2005-2006年。中央拨付资金6亿元,各地按相应比例进行配套,估计三年内全国有近60亿投入。一期工程重点建设好一、二、三级信息通信网络以及大部分应用数据库和共享平台。二期工程主要任务是完善三级网及延伸终端建设,以及各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多媒体通信。
目前全国公安系统已拥有各类计算机10万余台,公安信息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公安部至省级公安机关一级网由去年年初的2兆带宽全部提速到4兆,部分省、市达到6兆;省级公安机关至地市级公安机关二级网?客瓿墒?只?脑欤??绱?砀?莞魇〔煌?榭觯?直鸫锏?-6兆;地市级公安机关至县级公安机关三级网开通率达到80%,比2001年提高15个百分点;基层公安派出所以数字专线方式接入公安信息网的覆盖率达到30%,比2001年提高15个百分点。
西部10个省、区的300多个县级公安机关建设360多个卫星地面站,基本实现西部省、区县以上公安机关的信息通信畅通。
全国各省级公安机关、90%以上地市级公安机关、66%以上县级公安机关基本建立机关局域网。依托公安信息网的会议电视系统建设继续快速发展,一级网会议电视系统继续完善,二、三级网会议电视系统开通率分别达到70%和20%。
目前全国已初步建成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纳入计算机管理的常住人口已达到11.3亿;纳入
公安机关电子政务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开通信息网上发布、电子邮件、网上考核、网上管理审批、网上视频会议等项业务,部分省市公安机关还率先取消了部分纸质文件。
2001年,全国公安机关通过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就为公安机关自身和有关部门提供查询服务1000余万人次,为群众提供查询服务400余万人次,协助破案20万起,挽回经济损失7亿多元。
下一步工作方向:一是继续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完成全国公安信息一级网改建工程,全面提升网络带宽,同时加大基层所、队接入公安信息主干网的覆盖面;二是加快公安无线通信网的建设。从现在起到2005年底实施的“金盾工程”建设中,中央和地方将要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加快建设和完善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和行政管理等方面急需的应用系统,加快建设和完善共享性强、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研究白皮书 之“十二金工程”建设应用成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124065.html
2002年8月5日,中办发17号文件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要继续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含金卡)4个工程,促进业务协同、资源整合;启动和加快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8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相应构建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本报告作以下介绍。
一、金财工程
“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简称GFMIS。GFMIS系统的建立将从根本上改变财政系统多年来“粗放”的管理模式,有利于逐步走向依法理财。由财政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
金财工程的实施按两期完成,2006年为一期工程,完成中央一级和省一级的中央级和省级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大部分地市级及半数左右县级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系统于2008年全面完成,计划在"十五"期间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大部分市(地)级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经测算,"十五"期间需要投资40亿元。
预算管理系统现状。部门预算编报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四年,在四年之内逐步年年升级改造,现在包括166个中央部门,近一万户预算单位历年的预算编报工作用计算机管理起来。地方所有省级财政部门实现了部门预算编报的计算机化管理,实现预算编审环节。使用专用软件编报预算,主管部门预算审核,主观司处审核,定额标准测算,预算项目的管理到预算批复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2000年开始实行部门预算集中编报,2001年推行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选十个部门作为试点。2002年扩大试点范围,推进综合预算。2003年合理界定基本支出内容进行项目滚动管理。
国库支付系统从2003年3月开始研制,八月份投入使用,运用的是ORACLE的ERP系统。现在扩大到49个部门,近1500个预算单位纳入到集中支付管理。目前,这一系统已经进入第三期工程的设计和实施阶段。地方财政国库支付系统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有17个省市采用财政部统一研制开发的软件,开展试点业务。
?撬笆杖胂低炒?002年7月1日开始,包括财政部在内的八个试点中央部门开始使用,效果明显。目前开通了13个部门,224个支收单位,使用项目922项,接受票据达到12万多张。另外,这一系统也成功推广应用到地方的八个省市试点,工资统发基本在全国范围之内,包括财政部自行集中开发,以及地方自行开发的,全面实行财政工资的统一发放,切实保证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到每一个人的手里。金财工程有利于支撑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水平,有利于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二、金农工程
金农工程是1994年12月在“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金农工程”由农业部牵头,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中农办等部门配合。一期建设从2003年开始,2005年结束,预计共需中央投资11.69亿元,地方投资9.46亿元。从2003年起,力争利用3年时间,实现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利用能力,增强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标。具体建设任务:开发四个系统、整合三类资源、建设两支队伍、完善一个服务网络。
开发四个系统:选择部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和敏感农产品,通过建设数据采集、分析、会商、发布等四个工作平台,完成数据集成、警情确认和信息发布工作。这四个工作平台指:数据平台、分析平台、会商平台、发布平台。依托部属“五个一”信息发布窗口和社会媒体,建立固定发布窗口和稳定传播渠道,传播、发布农产品市场预警信息,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提供服务。
完善农村市场服务系统: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开发供求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各地农业部门网站联网运行,集成全国供求信息,实现用户发布、查询信息“一站通”。
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通过网络进行市场价格采集发布的系统。目标是要改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采集分析平台,扩大联网范围,实现400家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联网。
农业科技信息联合服务系统:部、省两级数据中心根据统一的目录体系,分别整合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立存储文字、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数据库群。
推进农业管理服务系统:在网上公布农业部门主要业务工作规范,建立开放的政务管理数据库,开发网络办公系统,逐步实现行政审批和市场监督管理事项的网络化处理。重点使农药、兽药、种子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管理、无公害食品等农产品的审定、验证登记,以及质检机构等有关市场主体的认证、管理等事项达到网络化。
开发与整合三类信息资源:整合部内信息资源,建立稳定的涉农信息收集、沟通渠道。建立起与海关总署、粮食局、供销总社、国家计委、外经贸部等涉农部门的信息支持协作机制,开发国际农产品生产贸易信息资源。
建立两支信息服务队伍:一支是高素质的农业信息管理服务队伍。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3万人的培训任务。另一支是农村信息员队伍,依靠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等,通过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建立农村信息员队伍。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建立起至少15万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
三、金盾工程
“金盾工程”5年内完成,分两期建设,其中第一期建设期间为2002-2004年;第二期建设周期为2005-2006年。中央拨付资金6亿元,各地按相应比例进行配套,估计三年内全国有近60亿投入。一期工程重点建设好一、二、三级信息通信网络以及大部分应用数据库和共享平台。二期工程主要任务是完善三级网及延伸终端建设,以及各项公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实现多媒体通信。
目前全国公安系统已拥有各类计算机10万余台,公安信息网络基本覆盖全国,公安部至省级公安机关一级网由去年年初的2兆带宽全部提速到4兆,部分省、市达到6兆;省级公安机关至地市级公安机关二级网?客瓿墒?只?脑欤??绱?砀?莞魇〔煌?榭觯?直鸫锏?-6兆;地市级公安机关至县级公安机关三级网开通率达到80%,比2001年提高15个百分点;基层公安派出所以数字专线方式接入公安信息网的覆盖率达到30%,比2001年提高15个百分点。
西部10个省、区的300多个县级公安机关建设360多个卫星地面站,基本实现西部省、区县以上公安机关的信息通信畅通。
全国各省级公安机关、90%以上地市级公安机关、66%以上县级公安机关基本建立机关局域网。依托公安信息网的会议电视系统建设继续快速发展,一级网会议电视系统继续完善,二、三级网会议电视系统开通率分别达到70%和20%。
目前全国已初步建成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纳入计算机管理的常住人口已达到11.3亿;纳入
计算机管理的机动车达到4000多万辆,驾驶员7000多万人;由公安部建立的中国犯罪信息中心(CCIC)日臻完善,在公安机关近年开展的“网上追逃”、“网上打拐”和“打击走私、盗抢机动车犯罪”等专项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安机关电子政务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开通信息网上发布、电子邮件、网上考核、网上管理审批、网上视频会议等项业务,部分省市公安机关还率先取消了部分纸质文件。
2001年,全国公安机关通过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就为公安机关自身和有关部门提供查询服务1000余万人次,为群众提供查询服务400余万人次,协助破案20万起,挽回经济损失7亿多元。
下一步工作方向:一是继续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完成全国公安信息一级网改建工程,全面提升网络带宽,同时加大基层所、队接入公安信息主干网的覆盖面;二是加快公安无线通信网的建设。从现在起到2005年底实施的“金盾工程”建设中,中央和地方将要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加快建设和完善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和行政管理等方面急需的应用系统,加快建设和完善共享性强、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研究白皮书 之“十二金工程”建设应用成效》